最新动态

硅料市场复苏之际,金砖国家有望联手贯通光伏产业链让子弹飞一会儿:《硅料市场回暖后,金砖国家或将携手打通光伏产业链》

2025-04-25

资源这颗子弹,值得让它多飞一会儿。

直到11月初,硅料企业们才稍微松了一口气,在经历了近一年的紧张之后。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11月的数据,硅料价格开始止跌企稳,并且有轻微上涨的趋势。硅片企业的供需关系也发生了转变,从之前的供过于求转为供不应求;下游企业大规模采购,使得积压库存大幅减少。

与此相对的是,自年初以来,硅料价格经历了一场“过山车”般的波动。在市场最动荡的时候,硅料价格暴跌了43%。

行业竞争的加剧是导致市场波动的主要原因。新增产能不断涌现,硅料供应持续增加,导致下游需求难以消化快速累积的库存,加上结构调整等因素,直接引发了硅料价格的剧烈波动。

面对这样的情况,一些头部企业开始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一方面,通过减缓生产速度来稳定价格,加快库存出清;另一方面,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提升竞争力。

随着硅料价格的小幅回升,国家也出台了优化政策,助力行业良性发展。11月,工信部发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及管理办法,特别提到“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 此举旨在引导光伏企业避免盲目扩大产能,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从而推动产业健康转型升级。

显然,国家正致力于优化现有光伏电站的营商环境,防止行业过度扩张,加强对后续光伏备案接网的监管。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龙头企业的转型努力下,硅料供需结构逐渐趋于平衡,产能出清速度加快。光伏企业在寻求新的需求增长点的同时,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探索更多元化的合作模式。

经历了硅料价格波动的企业们认识到,光伏出海不仅仅是产品的出口,更应该是扎根当地光伏产业链的本地化开发、利用与建设的一体化布局。 11月,中国企业在南非启动的首个“矿电联合”项目,正是对这一新赛道的积极探索。

“矿电联合”项目是由中国广核集团与中钢集团共同打造的央企合作典范,是解决矿产项目长期发展的创新尝试。

南非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已探明矿产达70多种,其中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硅、铝酸盐等储量均居世界首位。然而,矿业仅贡献了全国约10%的GDP,电力供应仍主要依赖燃煤发电。目前,南非仅有三家运营中的光伏组件组装厂,关键的太阳能多晶硅、锭、晶片、电池等生产环节尚未实现本地化。

“矿电联合”的创新模式,旨在将矿产资源与电力资源深度融合,帮助当地打通光伏产业链。我国在产业技术、资源经验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能够真正激活南非的光伏产业链。

该项目作为中资企业在南非的第一个能源建设项目,是落实中南两国领导人关于加强电力领域合作共识的重要成果,也是中资企业在南非的第一个私营PPA(购售电协议)自备电站项目。

更重要的是,作为G20和金砖国家成员,南非已与中国建立了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驱动力之一,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已经超过G7。中国在全球稀土材料供应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南非则主导着全球铂供应。

这些资源对于全球新能源转型至关重要。随着金砖国家的不断扩容,尤其是当拥有关键矿产资源的国家加入,“金属联盟”的形成将使我们在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环节获得更大的市场影响力。

资源是光伏产业的核心。随着海外新兴市场需求的增长,掌握硅料优势的我们依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根据2023年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我国的风电和光伏产品已经帮助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提供了清洁、可靠且经济的能源。未来,积极推动新能源国际合作,推动世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将是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

资源是绿色能源转型的关键。我们不仅要善用资源调整发展方向,还要高瞻远瞩地进行多线资源布局,带动有需求的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在金砖国家合作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们让资源这颗子弹再多飞一会儿,引领一场东方大国的复兴之路。